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读书感悟

《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共二十三首,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第五首诗则通过骏马在寒冬腊月里无草可食,饥肠辘辘,只能到白雪覆盖的土里寻找草根,却最终还是饿死的遭遇,与拥有远大抱负却无法施展的自己相互映照,抒发了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1. 大漠:广大的沙漠。
  2. 燕山:在河北省,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3. 钩:古代兵器。
  4. 何当:何时将要。
  5.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诗意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解析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诗的前两句主要写景: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这是一幅辽阔、寒冷、寂静的大漠月夜图,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诗的后两句则抒情: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脑,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这是诗人的心声,也是他的理想,他渴望自己像一匹骏马一样,能够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为国立功。

《马诗》其五通过描绘骏马在寒冬里寻找食物的艰难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李贺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