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意思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这首诗是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的姊妹篇,前一首诗主要表达了读书的重要性,而这一首诗则主要表达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诗的第一句“半亩方塘一鉴开”,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镜子,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池塘的清澈和明净,第二句“天光云影共徘徊”,则进一步描写了池塘中天光云影的倒影,给人以静谧、美好的感觉,这两句诗写出了池塘的静态美,也为后面的哲理做了铺垫。
诗的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用“问渠”来引出“清如许”,再用“活水”来比喻新知识、新思想,形象地表达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这两句诗也启示我们,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和思想,才能使自己的思想保持清新和活力。
这首诗通过对池塘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这首诗还可以引发我们对教育的思考,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只有让学生不断接触新的知识和思想,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示,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