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用康年什么意思康年的诗

励志金句

在探寻古诗词的韵味时,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充满意境的词语,它们如同一颗颗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我们要聊一聊的词语是“迄用康年”,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又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呢?

“迄用康年”这个词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国家的残破景象,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迄用康年”四字,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迄”字,有到达、达到的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终于”或“,而“康年”,则是指安宁、繁荣的岁月,将这两个词语组合起来,“迄用康年”便可以理解为“终于迎来了安宁繁荣的岁月”。

杜甫的《春望》中,这样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国破山河在”和“烽火连三月”等描绘,表达了对国家遭受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的深切同情,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在这样的背景下,“迄用康年”四个字,无疑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

康年的诗,往往以描绘自然景观、抒++感为主,给人以宁静、淡泊的感觉,杜甫的《春望》便是这样一首诗,它让我们在欣赏诗词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

“迄用康年”这个词语,不仅富有诗意,更承载着诗人对和平、繁荣生活的向往,在品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多关注这些充满哲理的词语,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诗心。📚✨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