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 25 课两首诗的意思

读书感悟

五年级上册第 25 课包含两首古诗,分别是《示儿》和《题临安邸》,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同情。

《示儿》

【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解释】: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王者之师平定中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题临安邸》

【原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解释】: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同情。《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这两首诗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它们不仅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同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意义,它们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