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原杂兴整首诗的意思
《四时田原杂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四季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整首解读,以及其意境的阐释。
🍃【原文】四时田原杂兴白居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解读】🌱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的景象,春天,农民们播下希望的种子,期待秋天的丰收,这里的“一粒粟”和“万颗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辛勤劳动的回报。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尽管土地广阔,但农民仍然面临饥饿的威胁,这里的“四海无闲田”意味着土地资源丰富,但“农夫犹饿死”则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困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句诗描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在家中织麻,村庄的男女老少都各自承担家务,共同维持家庭和村庄的生计。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最后一句诗描绘了孩子们在桑树下学习耕种的场景,即使年幼的孩子们还未懂得耕作的辛苦,他们也在桑树的阴凉下学习种植瓜果,寓意着后继有人,希望下一代能够继承和发扬农耕文化。
🌿整首诗的意思在于,诗人通过对四时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既有对丰收的喜悦,也有对农民苦难的同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佳作,至今仍被广泛传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