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后两首诗的意思
《古诗三首》是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包括《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古诗,这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示儿》和《题临安邸》是前两首诗,它们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而《己亥杂诗》则是后两首诗,它的意思比较隐晦,需要我们仔细品味。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 年)所作的一组诗,共 315 首,这些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表达了他渴望变革、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
《己亥杂诗》的后两首诗是: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首诗的意思是: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这两首诗的前两句用两个比喻句,写出了当时社会政治的沉闷和压抑。“九州生气恃风雷”,意思是说,中国大地之所以死气沉沉,是因为缺少变革的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说,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语,这是多么可悲啊!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变革的渴望。
后两句诗则是作者对上天的呼吁。“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意思是说,我希望上天能够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一定的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变革的信心。
《己亥杂诗》的后两首诗是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它们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变革之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