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囚凰是一首由南北朝时期的宋武帝刘裕的孙子—刘子业所作的乐府诗。这首诗以女子的口吻,讲述了她被囚于鸟笼中的痛苦和无奈。全诗充满了对刘子业荒淫无道的讽刺和批判,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凤囚凰》的诗眼在于“凤”和“囚”两个字。“凤”是高贵、美丽的象征,而“囚”则意味着束缚、囚禁,将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暗示了女子身份的高贵与命运的悲惨。
诗的开头两句“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直接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爱慕之情,她见到男子后,便日夜思念,无法忘怀,这种深情,让人感受到了女子的纯真和执着。
接下来的两句“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则是女子对男子的追求和向往,她希望像凤凰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去寻找自己的真爱,男子却不在她的身边,让她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无奈。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这几句诗中,“凤”象征着男子,而“凰”则象征着女子,女子希望像凤凰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去寻找自己的真爱,男子却不在她的身边,让她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无奈。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这几句诗中,女子表达了自己对男子的深情和依赖,她希望能够和男子在一起,永远不分离,她相信,两人的感情是真挚的,是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诗的最后两句“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则是女子的内心独白,她感叹世情薄凉,人情险恶,自己的命运也如同这黄昏的花朵一样,易落难留,她的泪水已经干了,只剩下残痕,她想要把自己的心事写下来,却只能独自倚着栏杆,默默地倾诉。
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的遭遇和感受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和无奈,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平等、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凤囚凰》的总结:|关键词|解析||:--|:--||《凤囚凰》|含义:指高贵美丽的女子被囚禁在鸟笼中,暗示了女子身份的高贵与命运的悲惨。||诗眼|“凤”和“囚”两个字||开头|“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含义|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爱慕之情||中间|“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含义|女子对男子的追求和向往||“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含义|女子的内心独白,感叹世情薄凉,人情险恶,自己的命运也如同这黄昏的花朵一样,易落难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