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端午三首
《端午日赐衣》
杜甫〔唐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译文: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细葛制成的衣服,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罗衣,叠起一层又一层的轻雾。从五彩的丝线中,仿佛是皇上亲自题字的,衣服更加显得鲜亮。只能凭借它的长短,来寄托自己长久的心意。
《端午》
李隆基〔唐代〕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译文:端午佳节,皇上恩赐,端午的日子,总是那么美好,白天也变得更长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总是能看到前人的事迹,这些事迹就像岁月的痕迹,越积越厚。当轩而坐,看到槿花繁茂,临水观芦,闻到阵阵清香。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共同享受着太平盛世。只要我们的忠诚和正直不被取代,我们就会给后代留下美好的名声和榜样。
《乙卯重五诗》
陆游〔宋代〕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译文: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三首古诗的相同点:
三首古诗都是写端午节的,都提到了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佩香囊等。
三首古诗的不同点:
《端午日赐衣》是一首宫怨诗,通过描写宫女得到皇帝赏赐的宫衣,表达了她对皇帝的感激和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端午》是一首唐玄宗李隆基的应景诗,通过描写端午节的习俗和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祝愿。
《乙卯重五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关于端午节的七言律诗,诗中描写了诗人在重五节时的生活情景和感受,表达了他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
三首古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展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它们既有对节日习俗的描绘,也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还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些古诗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端午节的认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古诗 | 作者 | 朝代 | 诗句 |
---|---|---|---|
《端午日赐衣》 | 杜甫 | 唐代 |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
《端午》 | 李隆基 | 唐代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
《乙卯重五诗》 | 陆游 | 宋代 |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