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诗歌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送李翥游江外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它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诗的原文
《送李翥游江外》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诗句解析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相识已经有十年了,可是现在看到你,你还是一个小小的官员,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多年来仕途不顺的感慨。
“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的家境贫寒,俸禄微薄,现在已经霜降了,你的衣服还很单薄,诗人通过描写友人的贫困生活,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关心。
“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看到秋天的草木凋零,我感到非常惆怅,因为这意味着美好的时光已经快要结束了,诗人用萧瑟的秋景,衬托出自己和友人的孤独和无奈。
“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让我们暂且寻找隐居之地,远远地指向那吴地的云端,诗人用“沧洲路”和“吴云端”,象征着自由和理想的生活,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骑着一匹马,要去遥远的边关,而我只能乘着一只小船,在江海上漂泊,诗人用“匹马”和“孤舟”,对比出自己和友人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和不舍。
“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晚,你睡在楚地的烟雾之中,感到非常潮湿;清晨,你吃着湖中的山珍海味,感到非常寒冷,诗人通过描写友人的生活环境,表现出他的孤独和寂寞。
“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砧板上的鱼肉已经切好了,袖子里散发着橘子的香气,诗人用“红鲙”和“朱橘”,象征着美好的生活,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祝愿。
“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船帆的前面,我们看到了大禹的庙宇;在枕头的下面,我们听到了严子陵的故事,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现出他和友人的历史情怀和文化素养。
“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要能够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感受到美好的心情,又何必去歌唱那行路的艰难呢?诗人用豁达的心态,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青青的城门前,我们要喝醉了才分别,不要轻易地解开征鞍,诗人用豪放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诗的主题
《送李翥游江外》是一首送别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中既有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心,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这首诗是一首思想深刻、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的佳作。
《送李翥游江外》是一首充满深情厚意的送别诗,它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含义 | |
---|---|
相识 | 认识 |
应 | 应该 |
十载 | 十年 |
见君 | 见到你 |
只一官 | 还是一个小官 |
家贫 | 家境贫寒 |
禄尚薄 | 俸禄微薄 |
霜降 | 霜降 |
衣仍单 | 衣服单薄 |
惆怅 | 非常惆怅 |
秋草死 | 秋天的草木凋零 |
萧条 | 萧瑟 |
芳岁阑 | 美好的时光快要结束 |
沧洲路 | 隐居之地 |
遥指 | 远远地指向 |
吴云端 | 吴地的云端 |
匹马 | 一匹马 |
关塞远 | 遥远的边关 |
孤舟 | 一只小船 |
江海宽 | 江海上漂泊 |
夜眠 | 夜晚睡觉 |
楚烟湿 | 楚地的烟雾潮湿 |
晓饭 | 清晨吃饭 |
湖山寒 | 湖中的山珍海味寒冷 |
砧净 | 砧板干净 |
红鲙 | 鱼肉 |
落 | 切好 |
袖香 | 袖子里散发着香气 |
朱橘团 | 橘子 |
帆前 | 在船帆的前面 |
见禹庙 | 看到大禹的庙宇 |
枕底 | 在枕头的下面 |
闻严滩 | 听到严子陵的故事 |
赏心趣 | 美好的心情 |
岂歌 | 何必去歌唱 |
行路难 | 行路的艰难 |
青门 | 青青的城门 |
须醉别 | 要喝醉了才分别 |
少为 | 不要轻易地 |
解征鞍 | 解开征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