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整首诗的意思

当代文学

金蝉脱壳,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成语,出自《三十六计》第二十一计,它原指蝉蜕变时,本体脱壳而走只留下蝉蜕,后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或比喻事物发生根本性变化,在诗句中,金蝉脱壳也有其独特的含义。

“金”象征着明亮、珍贵和稀有,而“蝉”则代表着高洁和纯洁。“金蝉”可以理解为具有高尚品质的珍贵之物。“脱壳”则表示摆脱束缚、舍弃旧有,追求新的开始。

《金蝉脱壳》——薛涛

详细诗句:露涤音清远,风吹故叶齐。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译文:露水洗净了蝉声,显得格外清脆、悠扬,远传四方,秋风吹动树叶,发出萧瑟的声响,仿佛是蝉在相互应和,它们的鸣叫声似乎连绵不绝,每一只蝉都各自栖息在一根树枝上。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蝉在秋天的景象,露涤、风吹,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蝉声响亮,仿佛相互呼应,而每只蝉都栖息在不同的树枝上,暗示了它们各自独立的存在,诗人通过蝉的形象,传达了一种独立自主、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

《蝉》——李商隐

详细诗句: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高处不胜寒,又怎会有充饥的美餐呢?叫声又有什么用呢?只是白白地浪费精力罢了,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我官职卑微,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早已与我没有关系了,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中清贫的人啊。

解析:这首诗通过对蝉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蝉的同情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蝉生活在高处,难以获得食物,叫声虽然响亮,但却无人倾听,诗人将自己比作蝉,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孤独无助的心情。

《在狱咏蝉》——骆宾王

详细诗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秋天蝉声不断,引起了我深深的思念,我不堪忍受这秋风秋雨,我头上的黑发也被这秋蝉的哀鸣所染白,蝉的叫声凄切,它的翅膀似乎也被露水打湿而难以高飞,寒风吹来,蝉的声音更加响亮,但是它的生命也因此而更加短暂,我虽然是清白无辜的,但有谁能够为我证明呢?

解析:这首诗是骆宾王在狱中所作,通过对蝉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蝉在秋天的声音,引起了他深深的思念,也让他感到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蝉的生命短暂,也让他感到自己的命运难以预料。

《蝉》——虞世南

详细诗句: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传的如此响亮,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解析:这首诗通过对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高尚品格的自信和对生命的热爱,蝉饮清露,居高声远,象征着诗人的高尚品格和才华,蝉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也让诗人感到生命的宝贵和美好。

《齐天乐·蝉》——王沂孙

详细诗句: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译文:我留在这宫墙中已经很久了,如今心中充满了怨恨,如同被幽禁的鬼魂一般,每一年我都会在这庭院的树木间看到自己的影子,仿佛在诉说着我深深的离愁,夏日的傍晚,我听到了蝉鸣,它们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雨后的西窗,蝉的声音更加凄凉,似乎在为我弹奏着悲伤的曲调,镜子中的我,妆容已经残败,谁能理解我现在的心情呢?

解析:这首词通过对蝉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蝉的声音清脆悦耳,但是却带着一丝凄凉和悲伤,这让词人想起了自己的身世和命运,蝉的生命短暂,如同人生的短暂一样,这让词人感到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金蝉脱壳”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种计谋,更是一种哲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不要固守旧有的观念和方法,而要勇于创新和变革,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它也告诫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思考,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以免落入别人的陷阱。

“金蝉脱壳”这首诗,通过对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蝉的生命短暂,但是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也让诗人感到生命的宝贵和美好。“金蝉脱壳”这个成语,也让我们明白了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要勇于创新和变革,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