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下四时春全诗的意思
罗浮山下四时春,全诗的意思:
《罗浮山下四时春》是唐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下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诗人对岭南风光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下面我们来具体解析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 第一句:“罗浮山下四时春”这句诗点明了罗浮山下的气候特点,即四季如春,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因其山势奇特,风景秀丽,被誉为“岭南第一山”,这里的“四时春”形象地说明了这里的气候宜人,四季都像春天一样温暖。
🍊 第二句:“卢橘杨梅次第新”“卢橘”指的是卢橘树,其果实酸甜可口;“杨梅”则是一种酸甜可口的水果,这句诗描绘了罗浮山下的水果种类繁多,且都是新鲜上市的。
🍇 第三句:“日啖荔枝三百颗”“日啖”意为每天吃;“荔枝”是一种甜美多汁的水果,这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每天都要吃上三百颗,意喻诗人对罗浮山下的生活充满了热爱。
🌈 第四句:“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表示不介意;“长作”意为长期居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愿意长期留在岭南,享受这里的美好风光和富饶物产。
《罗浮山下四时春》这首诗通过描绘罗浮山下的四季美景和丰富物产,表达了诗人对岭南风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的意象生动,语言简练,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