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
其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是组诗的第一首,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此诗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如同运用赋的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钩”是一种弯刀,一种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的意思,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其二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马的素质精良。“房星”是天上主管马的星宿,不称马而说“房星本是星”,是委婉的说法,这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怨愤之情,次句描绘马的苦难遭遇,“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尽管它境遇恶劣,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却仍然骨带铜声。“铜声”二字,读来浑厚凝重,有立体感,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丰富:铜声悦耳,表明器质精良,从而生动地显示了这匹马骨力坚劲的美好素质,使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素质”原很抽象,“声音”也比较难于捉摸,它们都是“虚”的东西,以虚写虚,而又要化虚为实,的确很不容易,而诗人只用了短短五个字就做到了,形象化技法之高妙,可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尤其可贵的是,诗歌通过写马,创造出物我两契的深远意境,诗人怀才不遇,景况凄凉,恰似这匹瘦马,他写马,不过是婉曲地表达出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
其三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马的素质精良。“房星”是天上主管马的星宿,不称马而说“房星本是星”,是委婉的说法,这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怨愤之情,次句描绘马的苦难遭遇,“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尽管它境遇恶劣,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却仍然骨带铜声。“铜声”二字,读来浑厚凝重,有立体感,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丰富:铜声悦耳,表明器质精良,从而生动地显示了这匹马骨力坚劲的美好素质,使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素质”原很抽象,“声音”也比较难于捉摸,它们都是“虚”的东西,以虚写虚,而又要化虚为实,的确很不容易,而诗人只用了短短五个字就做到了,形象化技法之高妙,可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尤其可贵的是,诗歌通过写马,创造出物我两契的深远意境,诗人怀才不遇,景况凄凉,恰似这匹瘦马,他写马,不过是婉曲地表达出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
其四
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大漠沙如雪”,这是典型的白描手法,既写出了沙漠的荒凉,又展示出骏马的奔跑姿态。“燕山月似钩”,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既写出了月亮的形状,又展现出骏马在月色下奔跑的姿态。“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是诗人的期望,也是诗人的梦想,他希望自己能够像骏马一样,在金色的络脑上,奔驰在秋天的大地上。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它不仅写出了骏马的英姿,也写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渴望和追求,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其五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这是一匹被人遗忘的骏马,无人为它织锦障泥,无人为它铸金鞭,它只能在寒夜里独自奔跑,在秋风中独自哀鸣。
诗人用“龙脊贴连钱”来形容骏马的背部,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骏马的背部就像是一片片连在一起的铜钱,这不仅写出了骏马的美丽,也写出了骏马的价值。“银蹄白踏烟”,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描写,骏马的蹄子就像是银子一样洁白,它在烟雾中奔跑,就像是在烟雾中飞翔一样。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这是诗人的感叹,他说,这么美丽的骏马,竟然没有人来为它织锦障泥,也没有人来为它铸金鞭,这是一种多么悲哀的情景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骏马的同情,也表达了对自己的悲哀,他说,这么美丽的骏马,竟然没有人来欣赏它,也没有人来利用它,这是一种多么悲哀的情景啊!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它不仅写出了骏马的美丽,也写出了诗人的悲哀,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渴望和追求,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匹瘦骨嶙峋的马,躺在地上,毛发粗糙,身上的刺扎破了花朵,它的鬣毛烧焦了,颜色脱落,头发也像锯子一样断裂。
诗人用“饥卧骨查牙”来形容马的饥饿和瘦弱,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描写,马躺在地上,骨头都凸出来了,这是多么饥饿和瘦弱的情景啊!“粗毛刺破花”,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描写,马的毛发粗糙,就像是刺一样,它扎破了花朵,这是多么残忍和无情的情景啊!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这是对马的外貌描写,它的鬣毛烧焦了,颜色脱落,头发也像锯子一样断裂,这是多么悲惨和凄凉的情景啊!诗人用这些描写来表达对马的同情和悲哀,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它不仅写出了马的悲惨和凄凉,也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渴望和追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悲哀和无奈,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其七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这首诗是李贺借古讽今之作,前两句写汉武帝炼丹求仙的事,武帝一心想长生不老,命方士炼丹砂为黄金以服食,耗费了大量钱财,结果,所得的不过是一缕紫烟而已。“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份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作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后两句写马,紧扣诗题。“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既然有了骏马,为何不用它去战场上建立功勋,而只是在宫中养着,以供观赏呢?这两句似为玄宗的“好战”隐讳地开脱,实则是讽刺玄宗的昏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它不仅写出了汉武帝的荒唐和唐玄宗的昏庸,也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渴望和追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悲哀和无奈,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其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这首诗是李贺借物抒怀之作,前两句写赤兔马的命运,赤兔马曾为吕布所骑,后来吕布被杀,赤兔马便被曹操赏赐给关羽,关羽被杀后,赤兔马又被孙权送给了马忠,这匹马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主人的更迭,最后却落得个无人问津的下场。“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这是诗人的感慨,他说,我听说有一种果下马,它的体型很小,可以放在口袋里,而现在的这些马,却只能被蛮儿们骑着,用来打仗,这是一种多么悲哀的情景啊!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它不仅写出了赤兔马的命运,也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渴望和追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悲哀和无奈,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其九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这首诗是李贺对项羽的怀念之作,前两句写项羽的乌骓马,项羽在垓下之战中失败后,他的乌骓马不肯渡江,向风而泣,这是一种多么悲壮的情景啊!“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这是诗人的感慨,他说,现在项羽已经死了,他的剑也被人解下了,谁还能像项羽一样,成为英雄呢?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它不仅写出了项羽的悲壮和无奈,也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渴望和追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悲哀和无奈,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其十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这首诗是李贺对宫人的同情之作,前两句写宫人的生活,她们骑着银鞍刺麒麟的骏马,在盐坂上奔驰,这是一种多么奢华的生活啊!“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这是诗人的感慨,他说,这些宫人在午时的时候,骑着马在盐坂上奔驰,但是她们的命运却很悲惨,她们很快就会老去,然后被抛弃,就像尘土一样被风吹走。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它不仅写出了宫人的奢华和悲惨,也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渴望和追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悲哀和无奈,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其十一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这首诗是李贺对自己的期许之作,前两句写自己的外貌,他说,我的耳朵像竹笋一样刚长出来,我的头发还没有长到腰间,这是一种多么年轻的情景啊!“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这是诗人的期许,他说,将来有一天,我一定要去战场上杀敌,为国家建功立业,我希望能够牵着我的马,去借将军一用。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它不仅写出了诗人的年轻和壮志,也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渴望和追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悲哀和无奈,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其十二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这首诗是李贺对侠义之士的赞美之作,前两句写侠义之士的风采,他们佩戴着宝玦,身上散发着侠骨的香气,这是一种多么豪迈的情景啊!“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这是诗人的感慨,他说,这些侠义之士,就像千里马一样,需要有人来赏识他们,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才能,有人愿意用千金来买千里马的骨头,这些侠义之士,又有谁来赏识他们呢?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它不仅写出了侠义之士的风采和豪迈,也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渴望和追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悲哀和无奈,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其十三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这首诗是李贺对春天的赞美之作,前两句写春天的景色,香幞和赭罗都是春天的服饰,盘龙蹙蹬鳞则是马的装饰,这是一种多么美丽的情景啊!“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这是诗人的感慨,他说,现在我回头看看南陌上,谁能说这里没有春天呢?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它不仅写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也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渴望和追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悲哀和无奈,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其十四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这首诗是李贺对自己的期许之作,前两句写自己的志向,他说,我不想跟从齐桓公去打猎,我要像冯妇一样,有机会就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这是诗人的期许,他说,有一天,我一定会有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就像冯妇一样,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国家建功立业。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它不仅写出了诗人的志向和抱负,也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渴望和追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悲哀和无奈,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其十五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这首诗是李贺对唐太宗的赞美之作,前两句写唐太宗的武功,他说,唐太宗的唐剑可以斩杀隋公,他的拳毛马可以跟随他征战天下,这是一种多么豪迈的情景啊!“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这是诗人的感慨,他说,唐太宗的金甲虽然很重,但是他并不害怕,他要去捉飘风,这是一种多么勇敢的情景啊!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它不仅写出了唐太宗的武功和豪迈,也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渴望和追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悲哀和无奈,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其十六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这首诗是李贺对马的同情之作,前两句写马的遭遇,它的脖子被锉伤了,它的牙齿被拔掉了,它的身体被折磨得遍体鳞伤,这是一种多么悲惨的情景啊!“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这是诗人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