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诗的意思

当代文学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时年 24 岁,这一年,杜甫结束了在齐鲁一带的漫游,来到了京城长安,虽然他满怀壮志,希望能够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是由于当时朝政++,权贵专权,他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在这种情况下,杜甫登上了泰山,写下了这首《望岳》。

这首诗的意思是:

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还能看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青色,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层云升腾,心胸荡然,飞鸟归巢,映入眼帘,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那时俯瞰群山会是多么渺小。

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前六句实写泰山的雄伟壮丽,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最后两句是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也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意境开阔,气象雄伟,作者以大手笔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丽景象,将泰山的高大巍峨和神奇秀丽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是结构巧妙,层次分明,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望岳,诗人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写出了诗人的心境。

三是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全诗用了四十多个字来写泰山的景色,却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而且每一个字都用得恰到好处,生动传神,如“青未了”“钟神秀”“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等,都是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四是用典自然,寓意深刻,作者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出自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既增加了诗歌的文采,也体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

《望岳》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它是一首充满了正能量的诗歌,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我。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