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的最后一段是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讲述了一位名叫木兰的女子,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情节、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木兰诗》的最后一段是什么意思呢?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这段诗的意思是:木兰回到家后,父母和姐妹们都出来迎接她,他们看到木兰平安归来,都非常高兴,父亲扶着木兰走出城郭,母亲和姐姐则在家里为木兰准备新的衣服和妆容,木兰走进自己的房间,打开衣柜,穿上了自己的旧衣服,对着镜子梳理头发,贴上了花黄,她走出门去,看到了和她一起出征的伙伴们,伙伴们都非常惊讶,因为他们和木兰一起征战了十二年,竟然没有发现她是个女子。
这段诗描写了木兰回家后的情景,表现了她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通过伙伴们的惊讶,突出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英勇和不易。
《木兰诗》的最后一段有什么寓意呢?我认为,它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 对女性的赞美:木兰作为一个女子,能够勇敢地代父从军,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她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却不居功自傲,而是选择回到家乡,过平凡的生活,这种不慕名利、淡泊名利的品质,是对女性的一种赞美。
- 对家庭的重视:木兰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表现出了她对家庭的重视,她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替父从军,这是一种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她回到家后,也能够放下功名,回归平凡的生活,这也是一种对家庭的珍视和爱护。
- 对战争的反思:木兰在战场上经历了生死考验,也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她不愿意再回到战场,而是选择回到家乡,过平静的生活,这种对战争的反思,表现出了她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
- 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木兰作为一个女子,能够勇敢地代父从军,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一种体现,她回到家后,也能够放下功名,回归平凡的生活,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淡泊名利”的一种体现。
《木兰诗》的最后一段,通过对木兰回家后的情景描写,表达了对女性、家庭、战争和传统文化的多重寓意,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文关怀的文学作品。
序号 | 含义 | |
---|---|---|
1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 木兰回家后,父母和姐妹们都出来迎接她,父亲扶着木兰走出城郭,母亲和姐姐则在家里为木兰准备新的衣服和妆容。 |
2 |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木兰走进自己的房间,打开衣柜,穿上了自己的旧衣服,对着镜子梳理头发,贴上了花黄。 |
3 |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 木兰走出门去,看到了和她一起出征的伙伴们,伙伴们都非常惊讶,因为他们和木兰一起征战了十二年,竟然没有发现她是个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