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愿意去寻找诗意,便会有诗意。在夕阳西下的地方,诗人放眼望去,一片黯然,心情也随之变得忧郁起来

名人名言

注释

但肯:只要。

消魂:形容极度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也作“销魂”。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它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看法,即只要有意愿和心境,就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诗意。

诗歌的前两句“但肯寻诗便有诗,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他认为,只要有意愿去寻找诗意,就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诗歌,这里的“寻诗”,不仅仅是指寻找具体的诗句,更是指寻找生活中的美好和感悟,诗人认为,只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就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诗意。

诗歌的后两句“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色时的感受,诗人在夕阳西下的地方,放眼望去,一片黯然,心情也随之变得忧郁起来,这里的“消魂”,不仅是指景色的凄美,更是指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和人生的感悟,它告诉我们,只要有意愿和心境,就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诗意,也能够在欣赏自然景色时,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短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袁枚随园诗话中的一首论诗绝句,是他为第三卷《诗写性情》所写的二十首绝句中的第三首,诗人主张抒写性情,认为诗歌是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因此反对以诗歌来进行道德说教和粉饰现实。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女++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袁枚其他作品

《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十二月十五夜》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遣兴》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文章总结

意思
寻诗寻找诗意
斜阳夕阳
消魂形容极度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看法,即只要有意愿和心境,就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诗意,诗歌的前两句“但肯寻诗便有诗,斜阳欲落处”,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即只要有意愿去寻找诗意,就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诗歌,诗歌的后两句“一望黯消魂”,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色时的感受,即诗人在夕阳西下的地方,放眼望去,一片黯然,心情也随之变得忧郁起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和人生的感悟,即只要有意愿和心境,就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诗意,也能够在欣赏自然景色时,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短暂。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