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爱国诗中的经典

当代文学

《<赠刘景文>:一首爱国诗的深意》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 1090 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全诗如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这首诗,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诗人用“傲霜枝”来比喻刘景文孤高傲世的品格,诗中所描绘的冬景,是作者对刘景文的勉励之景,也是他自己的人生写照,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的挫折,在这首诗中,苏轼通过对冬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爱国诗人,他们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这些爱国诗不仅是文学的珍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记录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和奋斗,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和愿望,这些爱国诗中的情感和思想,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序号作者朝代诗歌名称诗歌含义
1王昌龄唐朝《出塞二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2文天祥南宋《过零丁洋》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3岳飞南宋《满江红·写怀》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4杜甫唐朝《春望》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5陆游南宋《示儿》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赠刘景文》是一首非常有意义的爱国诗,它不仅表达了苏轼对刘景文的赞美和鼓励,也反映了苏轼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忧虑,这首诗中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两句诗,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名句,被广泛传颂和引用,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首诗中感受到苏轼的爱国情怀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