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成诗的成语故事意思由来
七步成诗的成语故事,源于我国古代的一段佳话,这个成语的故事,与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植有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成语的由来和意义吧!
🌟成语故事: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第三子,被誉为“建安七子”之首,他自幼聪颖过人,才情横溢,深得曹操喜爱,曹操晚年偏爱幼子曹冲,使得曹植心生忧虑,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
一日,曹操召集文武百官,举行宴会,宴会上,曹操突发奇想,对曹植说:“听说你才思敏捷,今日限你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否则将受到惩罚。”曹植略一沉思,便脱口而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以煮豆为喻,表达了曹植对曹操偏爱幼子的不满,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担忧。
🌟成语由来:
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传为佳话,后人便将“七步成诗”作为形容人才思敏捷、才情横溢的成语。“七步”指的是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的神奇速度,而“成诗”则表示他的诗歌才华。
🌟成语意义:
“七步成诗”这个成语,寓意着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它告诉我们,才华横溢的人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惊人的实力,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给予他们展示才华的机会。
“七步成诗”这个成语,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曹植的才华,更让我们明白了才华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发掘自己的潜能,争取在关键时刻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