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庙—杜甫诗中的敬仰与思索
武侯庙,一座位于成都的历史古迹,纪念着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和思绪,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歌《武侯庙》,以其深刻的内涵、优美的语言,成为后人理解诸葛亮和武侯庙的重要窗口。
诗歌开篇,“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杜甫便描绘了一幅苍凉而肃穆的画面,武侯庙虽仍有遗庙,但已十分荒凉,庙内的丹青壁画已经剥落,只留下一片空山,草木丛生,这两句诗,通过对武侯庙的荒凉景象的描写,表现出了时光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这两句诗,杜甫通过诸葛亮的“辞后主”,表现出了他的忠诚和担当,诸葛亮虽然才华横溢,但他并没有像有些人那样居功自傲,而是选择了离开,去追求更高的理想,这种精神,无疑是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核心,也是杜甫对诸葛亮一生的总结和评价,诸葛亮虽然才华横溢,志向高远,但他最终还是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北伐途中病逝于五丈原,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但也正是这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让人们更加敬仰他。
杜甫的《武侯庙》是一首充满了敬仰和思索的诗,它通过对武侯庙的描写,以及对诸葛亮一生的回顾,表达了杜甫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他未能实现理想的惋惜,这首诗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对人生的思考。
意思 | |
---|---|
武侯庙 | 纪念诸葛亮的庙宇 |
杜甫的诗 | 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
《武侯庙》 | 杜甫的一首关于武侯庙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