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月圆之夜,独自登上岳阳楼,眺望远方的景象,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身世的感慨
首联:“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这一联写的是诗人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江景,江面上悬挂着一轮明月,江水倒映着明月的影子,仿佛与诗人只有数尺之遥,江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波光,宛如无数闪烁的灯火,此时已经是二更将尽,三更未到的时候了,风灯的光亮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微弱,这两句诗通过对江月、江风和风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寂寥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颔联:“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这一联写的是诗人在岳阳楼上听到的声音,沙滩上栖息着一群白鹭,它们蜷缩着双腿,静静地入睡,突然,一只鱼儿从船尾跃出水面,打破了水面的平静,发出“拨剌”的声响,这两句诗通过对沙鸥、鱼儿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颈联:“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这一联写的是诗人的身世之感。“伶俜”是孤独的意思,诗人用“已忍”二字,表明自己已经忍受了十年的孤独和漂泊之苦,他曾经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如今虽然在岳阳楼上暂时找到了一个栖息之所,但他的内心仍然充满了不安和忧虑,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
尾联:“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
这一联写的是诗人对朋友的思念。“浮云”象征着漂泊不定的游子,“游子”则指杜甫自己,诗人说,浮云终日飘荡,就像他自己一样,漂泊无定,无法回到故乡,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朋友了,他日夜思念着他们,希望能够与他们重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诗是:“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告诉朋友,他要回家了,但回家的路并不容易,他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危险,诗人用“局促”一词,形容自己回家的心情,表明他对回家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担忧,他说,江湖上有很多风浪,他担心自己的船只会翻覆,无法安全回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朋友的关心。
这首诗通过对江景、声音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孤独、寂寞、忧虑和思念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身世的感慨,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杜甫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解释 | |
---|---|
望月 | 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月圆之夜,独自登上岳阳楼,眺望远方的景象,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身世的感慨。 |
江月 | 江面上悬挂着一轮明月,江水倒映着明月的影子,仿佛与诗人只有数尺之遥。 |
风灯 | 风灯的光亮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微弱。 |
沙头宿鹭 | 沙滩上栖息着一群白鹭,它们蜷缩着双腿,静静地入睡。 |
船尾跳鱼 | 突然,一只鱼儿从船尾跃出水面,打破了水面的平静,发出“拨剌”的声响。 |
伶俜 | 孤独的意思,诗人用“已忍”二字,表明自己已经忍受了十年的孤独和漂泊之苦。 |
浮云 | 象征着漂泊不定的游子,“游子”则指杜甫自己。 |
舟楫 | 诗人用“局促”一词,形容自己回家的心情,表明他对回家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