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的典故及其含义
抛砖引玉的出处
“抛砖引玉”这个成语出自《传灯录》,相传唐代诗人常建,听说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便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诗,赵嘏见到后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常建写得好,后来文人称常建的这种做法为“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的典故
从前,有个叫赵嘏的人,写得一手好诗,就连著名诗人杜牧也十分赞赏,有一次,赵嘏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他的好友们都劝他多作几首诗带去,以便在众人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赵嘏却谦虚地说:“我的诗作水平不高,恐怕会惹人笑话,还是算了吧。”但是在朋友们的再三劝说下,赵嘏还是带着自己的诗稿去了京城。
到了京城后,赵嘏住在一个旅馆里,有一天,他在旅馆的墙上题了两首诗,其中有一句是“长笛一声人倚楼”,恰好,另一位诗人杜牧路过这里,看到了这两句诗,不由得赞叹道:“这两句诗写得真是太好了!尤其是‘长笛一声人倚楼’,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后来,杜牧得知这两句诗是赵嘏写的,便对他的才华更加赞赏了,赵嘏的这两句诗,就像是抛出的一块砖,而杜牧的赞赏,则像是引出的一块玉。“抛砖引玉”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抛砖引玉的含义
“抛砖引玉”这个成语的原意是抛出砖头,引来白玉,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比喻,用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作品。
在人际交往中,“抛砖引玉”也可以用来表示谦虚和尊重,当我们向别人请教问题或发表意见时,可以先抛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或建议,让别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交流的互动性,还可以让别人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想法和观点。
“抛砖引玉”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谦虚和尊重,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取得更大的成功。
成语 | 抛砖引玉 |
---|---|
拼音 | pāo zhuān yǐn yù |
含义 |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作品。 |
出处 | 《传灯录》 |
例句 | 我刚才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发表自己的高见。 |
近义 | 引玉之砖 |
反义 | 班门弄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