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一,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南宋时,被列为西湖十景之三,元代又称之为西湖夜月而列入钱塘十景

当代文学

“月到中秋分外明”,又到了赏月的最佳时节,每每此时,我总会想起古诗中那些优美的月色,其中最让我陶醉的,便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将秋天的夜晚、月光下的洞庭湖描写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这是古人对平湖秋月的描述,也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站在湖边,放眼望去,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岸边的山峦、楼阁和树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在皎洁的月光下,湖水更加清澈透明,仿佛可以看到湖底的沙石和游鱼,微风拂过,湖面上泛起层层波光,如同一串串银色的珍珠,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此时此景,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首诗描写的是夕阳西下时的江景,与平湖秋月的景色截然不同,但同样令人陶醉,白居易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边晚景图,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平湖秋月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景观,还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赞美平湖秋月的诗词歌赋,如苏轼的《夜泛西湖五绝》中的“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这些诗词歌赋,不仅为平湖秋月增添了文化底蕴,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平湖秋月,是西湖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品味,在这个美好的夜晚,让我们一起感受平湖秋月的美丽和神秘,感受大自然的恩赐和文化的魅力。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