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谷全诗翻译的意思
《题兰花图》
手培兰蕊两三栽,
日暖风和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室,
推窗时有蝶飞来。
译文:亲手种下两三株兰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兰花一朵一朵地盛开,在屋子里坐得久了,竟然不知道香气已经充满了整个房间,推开窗户,有蝴蝶翩翩飞来。
《高山幽兰》
千古幽贞是此花,
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
更取高山一片遮。
译文:千百年来兰花一直被世人看作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它只愿意生长在僻静幽深的山谷之中,并不想被世人知晓而扬名立万,我担心那些上山砍柴的人会砍到它,于是便在它的周围种上了高大的树木来遮蔽它。
《饮酒·幽兰生前庭》
幽兰生前庭,
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
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
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
鸟尽废良弓。
译文:兰花生长在庭院之中,散发的芬芳可以用来等待清风的到来,清风轻轻吹来,兰花的香气散发出来,让人在萧艾的气味中感受到它的存在,我迷失了前行的道路,但是也许继续前行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当我觉悟的时候应当回去,就像鸟儿已经飞走,弓箭就没有了用处一样。
《咏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
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
纵使无人亦自芳。
译文:兰花的姿态婀娜,叶子碧绿修长,在风中散发出难以隐藏的香气,它不需要被人们纫制成佩饰来佩戴,即使没有人欣赏它,它也会独自散发出芬芳的气息。
《兰花》
我爱幽兰异众芳,
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
任是无人也自香。
译文:我喜爱兰花,因为它与其他的花朵不同,它不追求鲜艳的颜色来取悦春天的阳光,在寒冷的秋风和露水的吹拂下,兰花生长在深林之中,即使没有人欣赏,它也会散发出自己的香气。
《峤壁兰》
峭壁一千尺,
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
伸手折不得。
译文:陡峭的悬崖有一千尺高,兰花生长在悬崖的上空,碧绿的颜色与天空相映成趣,悬崖下面有砍柴的人,他们想要伸手折下兰花,但是却无法够到。
《折枝兰》
晓风含露不曾干,
谁插晶瓶一箭兰,
好似杨妃新浴罢,
薄罗裙系怯君看。
译文:清晨的露水还没有完全干掉,是谁将这一枝兰花插在了晶瓶之中,兰花就像是杨贵妃刚刚沐浴完,穿着轻薄的罗裙,害羞地不让人看。
《兰花》
泣露光偏乱,
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
看叶胜看花。
译文:兰花上的露珠在风中闪烁着光芒,兰花的影子在风中摇曳着,姿态优美,但是俗人并不能理解兰花的这种美,他们只喜欢看兰花的花朵,而不喜欢欣赏兰花的叶子。
:
是对《兰谷全诗翻译的意思》的介绍,通过对不同诗歌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兰花的不同情感和理解,有些诗人将兰花比作高洁的象征,有些诗人则将兰花比++情的象征,通过对这些诗歌的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兰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诗歌名称 | 诗人 | 朝代 | |
---|---|---|---|
《题兰花图》 | 沈周 | 明朝 | 兰花、室内、蝴蝶 |
《高山幽兰》 | 郑燮 | 清朝 | 兰花、高洁、隐士 |
《饮酒·幽兰生前庭》 | 陶渊明 | 东晋 | 兰花、清风、人生哲理 |
《咏兰》 | 朱德 | 近代 | 兰花、姿态、香气 |
《兰花》 | 张学良 | 近代 | 兰花、异于众芳、不媚春阳 |
《峤壁兰》 | 张学良 | 近代 | 峭壁、兰花、采樵人 |
《折枝兰》 | 郑燮 | 清朝 | 兰花、杨妃、娇羞 |
《兰花》 | 易顺鼎 | 清朝 | 兰花、露珠、风、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