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的意思是

励志金句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这首诗写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当时韩翃在长安做官,得到了皇帝的宠信,寒食节这天,皇帝赏赐给近臣们一些蜡烛,让他们在晚上也能照明,韩翃就写了这首诗,描写了寒食节的景象和气氛,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皇帝的感激。

诗的前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写出了长安春天的美丽和繁华。“春城”指春天的京城,即长安。“无处不飞花”写出了春天的花到处开放,满城都是落花的景象。“飞花”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落花比作飞舞的花,形象地写出了落花的轻盈和美丽。“寒食东风御柳斜”写出了寒食节这天的特殊景象。“寒食”是古代的一个节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一般在清明前两天,这一天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这一天也叫“冷节”或“禁烟节”。“东风”指春风,“御柳”指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春天的京城到处都是落花,春风吹拂着御花园里的柳枝,柳枝斜斜地垂落下来,这两句诗写出了春天的美丽和繁华,也写出了寒食节的特殊气氛。

诗的后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写出了皇宫里的奢华和权贵们的骄横。“日暮”指傍晚时分,“汉宫”指皇帝的宫殿,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皇宫里传出了传蜡烛的声音,袅袅的轻烟飘散到了权贵们的家里,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皇宫里的事情,实际上是暗指皇帝对权贵们的宠信和赏赐,皇帝赏赐蜡烛给近臣们,是为了让他们在晚上也能照明,但是他却把蜡烛传进了权贵们的家里,让他们在晚上也能享受烛光之乐,这说明皇帝对权贵们的宠信已经到了不分是非、不顾礼法的地步,权贵们得到了皇帝的赏赐,就更加骄横跋扈、欺压百姓,他们不顾百姓的死活,只知道自己享乐,这两句诗写出了皇宫里的奢华和权贵们的骄横,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 用反衬的手法:用“无处不飞花”写白天的京城繁花似锦,用“寒食东风御柳斜”写晚上的皇宫轻烟袅袅,用“传蜡烛”写皇帝的恩宠有加,用“散入五侯家”写权贵们的骄奢淫逸,通过对比,突出了寒食节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
  • 用白描的手法:不用华丽的词藻和典故,只用简单的语言和形象,写出了寒食节的景色和气氛,也写出了诗人的心情和感受,这种手法既符合诗歌的格律和节奏,又具有一种朴素自然的美感。
  • 用双关的手法:“无处不飞花”既指春天的花到处开放,又指权贵们的权势无处不飞扬;“寒食东风御柳斜”既指寒食节这天的特殊景象,又指权贵们的生活方式;“汉宫传蜡烛”既指皇宫里的礼仪和制度,又指皇帝对权贵们的赏赐和信任;“轻烟散入五侯家”既指轻烟飘散到了权贵们的家里,又指权贵们的影响和势力,这种手法既增加了诗歌的内涵和深度,又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的描写,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也是韩翃的代表作之一。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