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全诗内容是讲什么意思?
《蒹葭全诗内容是讲什么意思?》**
《蒹葭》出自《诗经·国风·秦风》,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全诗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怅惘迷茫的心境。
第一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清晨的白露凝结成霜,芦苇茂密一片,主人公在这白露凝霜的岸边,思念着那位在水的另一方的佳人,他沿着曲折的河道逆流而上,想要追寻佳人的踪迹,却发现道路险阻而漫长,他又顺流而下,仿佛佳人就在水的中央,然而却始终无法靠近。
第二章: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芦苇更加茂盛,露水尚未蒸发,主人公仍然在岸边徘徊,思念着远方的佳人,他继续沿着河道逆流而上,道路越来越崎岖,仿佛永远无法到达佳人的身边,当他顺流而下,仿佛看到了佳人的身影,却又发现那只是水中的一块高地。
第三章: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芦苇已经收割,露水还未完全消失,主人公仍然在岸边徘徊,思念着远方的佳人,他继续沿着河道逆流而上,道路更加曲折,仿佛永远无法到达佳人的身边,当他顺流而下,仿佛看到了佳人的身影,却又发现那只是水中的一块小洲。
全诗总结:章节|诗句|描述||:---:|:---:|:---:||一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描写了主人公在河边思念远方的佳人,他沿着河流逆流而上,想要追寻佳人的踪迹。||二章|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主人公继续沿着河流逆流而上,道路越来越崎岖,仿佛永远无法到达佳人的身边。||三章|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主人公仍然在河边徘徊,思念着远方的佳人,他继续沿着河道逆流而上,道路更加曲折,仿佛永远无法到达佳人的身边。
全诗以蒹葭、白露、河水等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反复描绘主人公对佳人的追寻和思念,表现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每一章的开头都相同,只是在后面的诗句中进行了变化,这种形式既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又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诗歌还运用了象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的“伊人”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和追求,“白露为霜”中的“白露”比喻主人公心中的思念之情,“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中的“溯洄”和“溯游”则赋予了河水以人的行为和情感,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蒹葭》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美感的诗歌,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和生命的热爱和追求,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含义 | |
---|---|
蒹葭 | 芦苇 |
白露 | 露水 |
伊人 | 指意中所思慕的人 |
溯洄 | 逆流而上 |
溯游 | 顺流而下 |
宛 | 好像 |
晞 | 干 |
湄 | 岸边,水草交接的地方 |
跻 | 升高,意思是道路险峻 |
坻 | 水中的高地 |
采采 | 茂盛的样子 |
未已 | 还没有完,指露水尚未被蒸发完毕 |
涘 | 水边 |
右 | 弯曲 |
沚 | 水中的小块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