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陶渊明一起翻阅陶诗

当代文学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饮酒·其五》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每次读这首诗,我都能感受到诗人那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也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对生命和自由的热爱和追求。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的时代,他出生于公元 365 年,正值东晋和十六国交替之际,在他小时候,东晋的政权已经衰落,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南下,中原地区陷入了混乱和分裂,陶渊明的家乡浔阳柴桑,也经常受到战争的骚扰和掠夺,他从小就经历了战乱的苦难和人民的痛苦,对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陶渊明年轻时,曾经有过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出身于名门望族,家族中曾经有过很多++显爵的人物,他自己也才华横溢,勤奋好学,志向高远,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一番事业,他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想要进入仕途,但是都没有成功,后来,他担任过一些低级的官职,但是都不称心如意,他看到了官场的++和虚伪,也感受到了自己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他不愿意随波逐流,阿谀奉承,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尊严,他在公元 405 年,也就是他四十一岁那年,辞去了官职,回到了家乡,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陶渊明隐居之后,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他虽然不再参与政治活动,但是仍然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他写下了很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批判黑暗政治的诗篇,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和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他也写下了很多描写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的诗篇,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他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陶渊明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被广泛传诵和模仿,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诗歌也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流传到了世界各地,他的诗歌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发展,也影响了世界的文学发展,他的诗歌不仅是文学的经典,也是人生的智慧,他的诗歌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自由的可贵,也让我们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我很庆幸能够读到陶渊明的诗歌,也很庆幸能够和陶渊明一起翻阅陶诗,在这个喧嚣和浮躁的世界里,在这个物欲横流和功利主义的时代里,我们需要像陶渊明这样的诗人和思想家,来提醒我们回归自然,回归本心,回归真实。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