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望岳七言绝句,领略杜甫笔下的巍峨与豪情

读书感悟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这首《望岳》,以其雄浑壮阔的意境、精准入微的描写,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壮丽,更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下面就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七言绝句的深刻意思。

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人以设问开篇,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对泰山的疑问:泰山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紧接着,诗人给出了答案: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那片苍翠的山色没有尽头,一个“未了”,将泰山的绵延不绝、雄伟壮阔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没有直接描绘泰山的具体形象,而是通过“齐鲁青未了”这一宏观的视角,让读者感受到泰山的磅礴气势,仿佛一幅巨大的青绿山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诗人将大自然拟人化,生动地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的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丽都汇聚于泰山,一个“钟”字,将大自然人格化,仿佛大自然也有情感,它将所有的神奇和秀丽都赋予了泰山。“阴阳割昏晓”则从视觉上描绘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山的南面是明亮的清晨,山的北面却仿佛还是黄昏,一个“割”字,用得极其精妙,它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更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仿佛一把巨大的利刃将天地分割为明暗两部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诗人细致地描写了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极力睁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眼角几乎要睁裂。“荡胸生曾云”,诗人置身于泰山之中,看到山间的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也随之起伏荡漾,这种云气缭绕、变幻无穷的景象,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超脱的心境。“决眦入归鸟”,诗人极力睁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眼眶都要睁裂了,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泰山景色的痴迷和陶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高远境界的向往。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由望岳而产生了登岳的愿望,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瞰群山,群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更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会当”一词,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他坚信自己终有一天能够登上泰山绝顶,实现自己的理想。“一览众山小”则是诗人登上绝顶后的想象之景,它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泰山的雄伟气势和诗人的豪迈情怀,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鼓舞。

《望岳》这首七言绝句,通过诗人对泰山的细致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壮丽和诗人的豪情壮志,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语言凝练,用词精妙,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它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泰山的巍峨风光,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积极向上、勇于追求的精神力量,这首诗犹如一座丰碑,屹立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它的魅力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诗句和动人的意境,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文精神,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依然能够从中汲取力量,感悟人生的真谛🌄。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