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得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既得诗”有多重含义,具体取决于上下文和使用场景,下面将详细介绍“既得诗”在文言文中的常见意思。
诗歌创作完成
“既得诗”最常见的意思是指诗歌创作已经完成。
- 苏轼《石苍舒醉墨堂》:“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这里的“完取绢素充衾裯”指的是将写完的诗稿用来充作衾裯。
- 元好问《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四首·其四》:“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这里的“此去声名不厌低”中的“此去”与“既得”相对应,“声名”与“诗”相对应,指的是完成诗作后声名自然会传播,无需刻意追求。
得到诗作
“既得诗”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表示已经得到诗作,
- 李之仪《千秋岁·万红暄昼》:“歌檀敛袂,缭绕雕梁尘暗起,柔润清圆,百琲明珠一线穿,樱唇玉齿,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云,满坐迷魂酒半醺。”这里的“百琲明珠一线穿”指的是将成串的珍珠用线穿起,与“既得诗”中的“得”相对应。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这里的“唱酬无复见前贤”中的“唱酬”指的是作诗与别人相互酬答,与“既得诗”中的“得”相对应。
诗作已成定局
“既得诗”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还可以表示诗作已成定局,无法更改。
- 宋庠《太一奉祠夜即事》:“天极三元会,星精五福游,礼容光日月,文德动句陈,内掖摛文地,先河典礼辰,银潢倾露掌,珠幌逗炉春,秘祝休巫觋,歌谣验水滨,千官森剑佩,万里走梯航,瑞羽丛斋邸,仙琼饮露盘,祠光陈玉帛,天语赐金银,宝幄燃红炬,璇霄降紫宸,霞觞浮桂液,琼馔荐芝唇,叹自唐尧来,难伸公旦颦,愿同三数子,烂醉答升平。”这里的“先河典礼辰”中的“先河”指的是《初学记》卷四引《尸子》:“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后遂以“先河”比喻倡导先导、引导潮流之意,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作已成定局,无法更改。
“既得诗”在文言文中有多种含义,具体取决于上下文和使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语境中,“既得诗”的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理解和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含义 | 例句 | |
---|---|---|
诗歌创作完成 | 诗歌创作已经完成 | 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
得到诗作 | 已经得到诗作 | 李之仪《千秋岁·万红暄昼》 |
诗作已成定局 | 诗作已成定局,无法更改 | 宋庠《太一奉祠夜即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