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杜鹃花时夭艳然全诗的深刻意蕴

古诗大全

“杜鹃花时夭艳然”,这句诗如同开启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美的世界,它出自唐代诗人李群玉的《山石榴,寄元九》,全诗为:“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劚得厅前栽,烂熳一栏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麹尘,泪痕浥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栏前只忆君,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开篇“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点明了山石榴即杜鹃花,描绘出在杜鹃啼鸣之时,杜鹃花热烈绽放的景象。“扑扑”一词,生动地表现出花朵绽放的动态感,仿佛能让人看到那一朵朵花儿在枝头欢快跳跃的模样,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活泼而热烈的氛围😃。

“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进一步强调了杜鹃与杜鹃花之间的紧密联系,三月的九江,杜鹃声声啼叫,似乎在催促着杜鹃花一朵接一朵地绽放,这里不仅赋予了自然现象以神奇的力量,更让读者感受到春天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诗人详细描写了厅前栽种的杜鹃花。“烂熳一栏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展现出杜鹃花盛开时的繁茂景象,一栏之中,十八株杜鹃花竞相绽放,数量众多的花朵挂满枝头,美不胜收。“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麹尘”,细腻地描绘了花朵的形态和颜色,那千万朵花儿同时绽放,嫩紫与殷红交织在一起,如同刚刚发酵的麹尘一般鲜艳夺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泪痕浥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诗人用形象的比喻,将杜鹃花比作美人脸上带着泪痕的妆容,又似被剪刀裁破的红绡巾,生动地表现出花朵娇艳欲滴的姿态,让人不禁为这美丽的花儿所倾倒🌸。

“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诗人将杜鹃花与被贬谪的仙人以及初嫁的少女相类比,谪仙初堕尘世,满怀忧愁;而杜鹃花就如同那初嫁的少女,在春天里娇羞而又娇艳,仿佛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怨,这种独特的联想,赋予了杜鹃花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进一步渲染了杜鹃花的艳丽,阳光照射下,花朵如同血珠欲滴,而微风拂过时,又似火焰在燃烧,将杜鹃花的娇艳与热烈展现得淋漓尽致🔥。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诗人亲手折下两枝杜鹃花,仔细观赏,不禁感叹这花美得超凡脱俗,不似人间所有,他将杜鹃花比作西施,而芙蓉和芍药与之相比,都如同丑女嫫母一般,通过这样的对比,突出了杜鹃花无与伦比的美丽👍。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由花联想到好友元九(元稹)。“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栏前只忆君,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诗人看到这美丽的杜鹃花,不禁想起被贬谪的元稹,当年元稹被贬江陵时,正值青春末年,商山秦岭的旅途让他忧愁万分,而那山石榴花红夹路,似乎也在为他的遭遇而悲伤,元稹曾题诗给诗人,诉说自己的愁苦,诗中说那花的颜色如同石榴裙,如今诗人看到这杜鹃花,不禁回忆起往昔与元稹相处的时光,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到再也见不到元稹,诗人独自坐在花前,看着那纷纷飘落的花瓣,心中满是惆怅😭。

整首诗以杜鹃花为线索,既描绘了杜鹃花的艳丽多姿,又通过对花的联想,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李群玉用他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间情感完美融合,让读者在欣赏杜鹃花美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那份真挚而深沉的情感💖。“杜鹃花时夭艳然”这句诗,不仅仅是对杜鹃花盛开景象的简单描绘,更是全诗情感的一个引子,引领我们走进诗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领略那份独特的诗意与美好✨。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