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春雪是一首构思新颖、寓意深刻的七言绝句,其写作背景是唐德宗贞元十九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次年转监察御史。他在仕途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诗

名人名言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首诗的意思是: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白雪似乎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诗歌的第一句“新年都未有芳华”,紧扣“春”字,写出了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人们盼望春天的心情就像在寒冬中久盼春天的到来一样,“初惊”写出“见草芽”时的情态,极其传神。“惊”字表现出人们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萌芽而新奇、惊讶、欣喜的神情,十分传神,第三、四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雪比作人,说它嫌春天来得太迟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却嫌”“故穿”这两个词语把春雪比作人,赋予了春雪人的情感和动作,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也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使读者感受到春雪的活力与诗意。

这首诗构思新颖,联想奇妙,首句写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中,“惊”字最宜玩味,它写出了人们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萌芽而新奇、惊讶、欣喜的神情,十分传神,诗句表达了这样一种感情: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第三、四句表面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 “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这首诗的构思精巧,别开生面,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雪比作人,说它嫌春天来得太迟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这种构思新颖独特,赋予春雪以人的情感和动作,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也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使读者感受到春雪的活力与诗意,诗歌的语言也非常优美,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把春雪比作人,说它嫌春天来得太迟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生动地描绘了春雪的灵动与美丽。

韩愈的《春雪》是一首构思新颖、寓意深刻、语言优美的七言绝句,它通过描写春雪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喜爱,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欣赏。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