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宿建德江后两句诗的深刻内涵

当代文学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经典之作,其中后两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更是蕴含着独特的韵味与深意。

“野旷天低树”,诗人描绘出一片空旷辽阔的原野景象,在这片广袤的天地间,远处的天空仿佛比树木还要低矮,这看似不合常理的描写,实则是诗人内心感受的真实映射,当诗人置身于如此空旷的环境中,一种孤独与渺小之感油然而生,无垠的旷野衬托出诗人的形单影只,天空的低垂更强化了这种被世界孤立的氛围😟。

“江清月近人”,清澈的江水倒映着明月,明月似乎与船上的诗人格外亲近,江水的清澈如镜,让月亮的倒影清晰可见,仿佛触手可及,这种亲近感与前文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孤独中,看到这江上的明月,不禁心生慰藉,明月如同一位默默陪伴的友人,给予他温暖与安宁🌙。

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细腻入微的刻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复杂心境,既有身处异乡的孤寂落寞,又有在自然中寻得一丝慰藉的淡淡欣慰,它们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与情感张力的画面,让读者深深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起伏,堪称千古绝唱👍。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