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首夏》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一首诗作,全诗原文如下:
水树春和晓,风帆日落时。犬惊人散后,蜂喜蜜残知。波净攒凫鹊,洲香发杜蘅。谁怜在阴者,得与蛰龙俱。
首夏,即初夏,这首诗描写了初夏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的开篇“水树春和晓,风帆日落时”两句,描写了春天拂晓时分,水面上的雾气和岸边的树木相映成趣;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江面上的帆船在余晖中渐行渐远,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犬惊人散后,蜂喜蜜残知”两句,诗人通过犬惊、蜂喜两个细节,表现出了初夏时分,动物们的生活习性。
“波净攒凫鹊,洲香发杜蘅”两句,诗人描绘了初夏的江景:平静的江面上,凫鸟聚集;江边的小洲上,散发着杜蘅的香气,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初夏的生机勃勃。
诗的结尾“谁怜在阴者,得与蛰龙俱”两句,诗人以“蛰龙”自比,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被埋没的人才的同情。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写景细腻生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初夏的生机勃勃。
- 情感真挚深沉:诗人在写景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 语言清新自然: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却给人以美的享受。
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初夏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解释||--|--||首夏|初夏||水树春和晓,风帆日落时。|描写了春天拂晓时分,水面上的雾气和岸边的树木相映成趣;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江面上的帆船在余晖中渐行渐远,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犬惊人散后,蜂喜蜜残知。|诗人通过犬惊、蜂喜两个细节,表现出了初夏时分,动物们的生活习性。||波净攒凫鹊,洲香发杜蘅。|诗人描绘了初夏的江景:平静的江面上,凫鸟聚集;江边的小洲上,散发着杜蘅的香气,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初夏的生机勃勃。||谁怜在阴者,得与蛰龙俱。|诗人以“蛰龙”自比,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被埋没的人才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