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诗,你真的读懂了吗?解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它看似是一首写景诗,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这首诗的意思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表面上看,这首诗是在描写池塘的景色,但实际上,它是在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感悟,诗人以池塘为比喻,认为读书就像池塘一样,需要不断地注入新的知识和思想,才能保持清澈和活力。
诗的第一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形象地描绘了池塘的形状和大小,半亩大的池塘,虽然不大,但足以让人感受到它的宁静和美丽。“一鉴开”则写出了池塘的清澈,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可以清晰地映照出天空和云彩的影子。
诗的第二句“天光云影共徘徊”,进一步描写了池塘的景色,天光和云彩的影子在池塘中一起徘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天光云影”,不仅指自然景象,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种种经历和感悟。
诗的第三句“问渠那得清如许”,则是诗人对池塘清澈的原因的思考,他问自己,为什么池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自己,为什么自己的知识和思想能够如此清晰和深刻。
诗的最后一句“为有源头活水来”,则是诗人对问题的回答,他认为,池塘之所以能够保持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同样,人的知识和思想之所以能够保持清晰和深刻,是因为有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池塘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保持心灵的清澈和思想的活力。| 诗句 | 解析 || --- | --- | --- || 池塘景色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半亩大的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 读书感悟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