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弈秋全诗的意思

古诗大全

《学弈》是一篇文言文,出自《孟子·告子上》,文章篇幅虽短,但含义深刻,讲述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以下是对《学弈》弈秋全诗的意思的详细解读。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

  1. 弈秋:弈,下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2. 通国:全国。
  3. 之:的。
  4. 善:善于,擅长。
  5. 使:让。
  6. 诲:教导。
  7. 其:
  8.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9.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10. 以为:认为,觉得。
  11. 鸿鹄:天鹅。
  12. 援:引,拉。
  13. 将至:将要到来。
  14. 思:想。
  15. 弓缴:弓箭。
  16. 之:代词,这里指天鹅。
  17. 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18.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
  19. 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20. 曰:说。
  21. 非然也:不是这样的,然,这样。

中心思想

《学弈》一文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创作背景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人物介绍

弈秋,是第一个史上有记载的的围棋专业棋手,也是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关于他的姓名,与他同时的庄子在其著作《庄子》中提到过。

相关成语

  1. 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2. 三心二意: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3. 鸿鹄之志: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
  4. 切磋琢磨: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通过对《学弈》弈秋全诗的意思的详细解读,我们不仅深入理解了学习应专心致志的道理,还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篇文章不仅在古代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也同样具有启示价值,我们应该从《学弈》中汲取智慧,将其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