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商所作,全诗原文为,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空旷的山间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却又好像什么都有,好像是用琉璃堆砌而成的,如此美妙的诗境,会有谁能到达呢?连诗人自己的禅心也超越了诗本身。
诗人以虚空喻道,以琉璃喻虚空,以诗喻道,以诗喻禅心,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道的追求和对禅心的感悟。
诗中的“虚空”和“琉璃”都是佛教中的概念,虚空指的是佛教中所说的“空性”,即一切事物都是空无自性的,没有固定的实体和本质,琉璃则是佛教中的一种宝物,代表着清净、光明和美好,诗人用虚空和琉璃来比喻道,表达了道的空无自性和美好光明的特点。
诗中的“诗境”和“禅心”则是诗人对道的感悟和追求,诗境指的是诗歌所创造的美妙境界,而禅心则是指通过禅修所达到的超越世俗、明心见性的境界,诗人认为,诗境和禅心都是人们对道的追求和感悟,它们都是超越世俗、美好光明的。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它通过对虚空、琉璃、诗境和禅心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道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它也启示人们要超越世俗、追求美好,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光明。
---|---|《师恩》||2|作者:刘商||3|朝代:唐代||4|诗句: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5|含义:空旷的山间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却又好像什么都有,好像是用琉璃堆砌而成的,如此美妙的诗境,会有谁能到达呢?连诗人自己的禅心也超越了诗本身。||6|意象:虚空、琉璃、诗境、禅心||7|主旨: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道的追求和对禅心的感悟。||8|风格: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