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全诗的意思是,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读书感悟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后两句写诗人回忆昨夜的风雨声声,想到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于是不胜惋惜,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而从惜春的角度看,诗人对落花的叹息就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无情的风雨虽然能摧残春花,但它却无法阻止春天消逝的脚步,它催春更能带来春的气息。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和谐优美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诗歌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鸟儿的叫声描绘成“处处闻啼鸟”,形象地表现出鸟儿在春天里欢快的歌唱,诗人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春天的美好与风雨的无情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风雨的无奈。

诗歌的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现出了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景象,诗人也通过对落花的描写,表现出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这种情感共鸣,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表达。

诗歌的结构严谨,富有逻辑性,诗人按照时间顺序,将早晨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首先是“春眠不觉晓”,表现出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对春天的喜爱;接着是“处处闻啼鸟”,表现出了鸟儿在春天里欢快的歌唱;然后是“夜来风雨声”,表现出了风雨的无情和对春天的影响;最后是“花落知多少”,表现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这种结构严谨的表达方式,让诗歌更加富有逻辑性和感染力。

---|---||作者|孟浩然||朝代|唐代||体裁|五言绝句||主题|惜春||名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晓》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诗歌也通过对落花的描写,表现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这首诗语言生动有趣,意境深远,结构严谨,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