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全诗的意思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这首词通过描写作者被囚于临安时的孤寂处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前途的忧虑,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不屈不挠的爱国情怀。
昨夜,寒蝉凄切,悲声萦绕耳际,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回想过去,我曾率领百万雄师,驰骋疆场,为国立下赫赫战功,可如今,我却被囚禁于此,失去了自由,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愤。
上阙描绘了作者孤独的处境和复杂的心情。“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寒蛩”指的是深秋的蟋蟀,它们的哀鸣打破了夜晚的寂静,也触动了作者的愁思。“千里梦”既指梦境,也指作者对沦陷的北方故土的思念。“起来独自绕阶行”则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和彷徨。
下阙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前途的忧虑。“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白首为功名”表明作者为了抗金大业,不惜耗费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则暗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期的无望。“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几句用比喻的手法,将作者的心事比作琴弦,将知音比作能够听懂琴弦声音的人,作者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倾诉自己的心声,但是现实却让他感到孤独和无助。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意境深远:这首词通过描写作者的孤独、悲愤和忧虑,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 情感真挚: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担忧,以及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 语言简洁:这首词的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但却富有表现力,能够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运用典故:这首词运用了“知音”、“弦断”等典故,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词作,它通过描写作者的孤独、悲愤和忧虑,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担忧,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不屈不挠的爱国情怀。